【莫言简历】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的"红高粱"红了!
我国著名作家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县,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2011年8月,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
无疑,今夜那含蓄的中国红,最世界,最民族——莫言,用他最现代的手法将中国的国民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言,你在哪儿?"
国庆节前,莫言来到杭州。当时,"被诺奖"的莫言绕过诺奖对记者说:"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山东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莫言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伸出手来握,老手上有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
上世纪80年代,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与浙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南》主编袁敏打趣地说,莫言的《蛙》就刊登在2010年第一期《江南》长篇小说专号上。
据《高密管氏宗谱》载,高密管氏,系浙江龙泉管师仁之后裔。师仁祖是宋熙宁六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莫言多年来一直想找机会去龙泉看看,但一直没有成行。今年8月27日至29日,他终于来到龙泉,攀白云岩,登石马岗,访后甸村管氏聚居地,了却了多年心愿。
"别看他叫莫言,其实他是个极狡猾的家伙,嘴皮子利索得很。"文学编辑张晓红说,莫言是他自己取的笔名,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一顿。以后,莫言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谟"字拆开用,想提醒自己少说话。
可今夜,莫言不得不说话,不得不让全世界说话。
"每个国家都为拥有自己的好作家而骄傲。"《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莫言无疑是第一个真正进入西方主流文学视野的优秀中国作家,也是作品被翻译介绍到西方最多的作家,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几十年间,莫言是领导中国小说的第一人,他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意象,推出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艺术世界,类似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莫言就是中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莫言获得诺奖当之无愧。"《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接受采访时说,莫言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以尖锐的笔触书写当今社会和当代历史;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蕴含着大量中国乡村文化和民间文艺的元素。
当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美国专家葛浩文时,他正在翻译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蛙》。此前,葛浩文已将莫言的十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读者。他说:"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比如《酒国》,可能是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作品。"
几年前,记者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蓝色大厅,偶遇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主持了17年文学奖评选的埃斯普马克说:"我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关注汉语文学,尤其是比较年轻一代的作家。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不能提具体的名字,但我们对这一代作家的创作非常关注,怀着巨大的兴趣关注。"
莫言,让中国作家对文学有了新的冲动和向往。
《红高粱家族》:高密东北乡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悲壮的舞剧
这是莫言向中国当代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他本书中创造了他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舞剧。"我"的家族里的先辈们,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发生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般的爱情故事。书中洋溢着莫言独有的丰富饱满的想象力、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并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堪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的史诗精品。
《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
《丰乳肥臀》:讴歌生命意义和伟大母性
这是一部"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
莫言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欢乐》:莫言中篇小说集
该作品收入莫言中篇小说二十五部。相比于《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巨制,这二十多部中篇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篇"。
《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小说集
这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
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天堂蒜薹之歌》: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
一部为民请命的杰作。小说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并剖析了农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导致"方四叔车轮下惨死"、"金菊上吊自杀"种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生死疲劳》: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作品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作品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用中国古典文学草蛇灰线的方式,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檀香刑》:再现清末山东半岛反殖民斗争
这是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小说。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酒国》:表现官场酒文化的反腐小说
写于1989年,讲述的是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查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惑的,丁钩儿虽不断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后却醉酒淹死在茅厕里。《酒国》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一部小说文体的"满汉全席",它集侦探小说、残酷现实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象征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武侠传奇小说、抒情小说、结构主义小说于一体。
《四十一炮》:忏悔自我罪恶趋近神圣
这部小说中以五神通庙为主要现实场景,在民间五通神是肉欲的象征,虚线折射了老和尚过去荣华靡烂的生活——一个身份非同凡响的国民党军官,过着灯红酒绿、奢靡肉欲的生活,他以一次能占有数十个女人而自豪,可对手一枪,就打碎了他的自傲之物。《四十一炮》如一部出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导演的电影,我——罗小通的经历和老和尚的经历——实与虚画面交替转换,人们在力图忏悔自我的罪恶时,也逐渐向神圣趋近。
Orignal From: 读懂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莫言十部经典作品-莫言,莫言简历,莫言诺贝尔文学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